2024年开年,一封感谢信炸出来一个宝藏男孩——杜宾(化名)。
这个1岁多就被邹小兵教授诊断为自闭症的男孩,刚结束了在大米和小米7年的干预,他亲笔写下感谢信,与这段成长历程挥手作别。
2017年-2024年,从一对一干预到集体干预,幼儿园融合,再到学龄支持,大米和小米紧跟杜宾的成长需求,给他多样化的支持;
3岁-10岁,从机构到融合幼儿园,再到小学,杜宾不仅从婴童长成了小学生,更从不说不应的“倔孩子”蜕变成了一个活泼幽默,深受老师和同学喜爱的开心果。
杜宾真让我喜欢
去年9月,杜宾步入小学三年级。
期末考试,他语文86.5,数学93,英语98。
妈妈评价:成绩还行,但语文差点,阅读理解和作文是硬伤。(86的硬伤还算硬伤么)
在老师的综合评价表上,杜宾拿到的也全是A和B。老师评价他“聪明有趣”“学习尚可”,也有“耐心和思考不足”、“自制力不强”等小毛病。
综合看来,杜宾在普校“混”得不错。
更让人惊喜的是,杜宾上学期还成为一个同学作文的主人公。
那是一次语文考试,习作要求是:请以“ 真让我喜欢”为题,写一篇习作。
于是,同学写了一篇——“杜宾真让我喜欢”。
在同学的作文里,杜宾是他最喜欢的好朋友,之所以喜欢杜宾,是因为杜宾是班里的搞笑大王,可以让大家都开心起来。
同学还说:
“他会因为脑子里一些奇怪的想象,不自觉地哈哈哈大笑起来。”
“考试只要进步了0.5分,他都会高兴地跳起来!”
短短两三百字,就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杜宾。(不得不说这三年级的娃写作水平真高)
在家,杜宾也是大家的开心果,总能用幽默的话语逗得家人哈哈大笑。
比如:
宾:“妈妈你报警抓我吧!”
妈:“为什么要报警?”
宾:“因为我‘偷’笑了”;
宾:“妈妈,你知道火柴头受伤后会变成什么吗?”
妈:“不知道……”
宾:“会变成棉签。”
宾:“妈妈,你知道丹丹是狗狗还是老虎的名字吗?”
妈:“我不知道耶”
宾:“老虎”
妈妈:“为啥?”
宾:“因为虎视眈眈啊”
……
他稚嫩的话语充满了童真和欢乐,却能让人不禁为他的成长感到欣慰。
自闭症孩子,也要快乐
很多人都说,感觉杜宾每天都很快乐,他的快乐源自哪,妈妈也说不清。
杜宾刚满18个月时,邹小兵教授就在他的病历上写下了“确诊ASD”,一旁,邹教授还重点标注了几个词:一对一、面对面、快乐、密集、互动。
圈内家长都知道这几个字的份量,但一个刚确诊的家庭要做到这几点并不容易。
妈妈几乎无法入眠,每天都在为儿子的未来担忧,爸爸忙于工作,同时还要安抚妈妈,两个人都没有时间、精力陪伴孩子,他们迫切需要找到一家机构。
2017年前后,早期诊断、科学干预的理念还未深入人心,各路神奇疗法大行其道,真正秉持专业科学干预理念的机构并不多。
杜宾一家选择了当时起步不满一年的大米和小米。
那时,大米和小米在深圳只有坂田中心(龙岗区),杜宾一家住在南山区,每天,杜宾和姥爷都跨越大半个深圳去干预。直到几年后,大米和小米在深圳多个区都开设了线下中心,他们才转到附近的南山南油中心。
“哪怕每天通勤两三个小时,也是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杜宾妈妈说,“这么多年一直在大米和小米干预,主要是确确实实、真真切切感受到因为机构的帮助孩子有进步,同时家长也学到很多知识。”
7年,杜宾一天天进步,变得越来越乐观和积极。
杜宾一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接纳了孩子,“杜宾生活在他的世界里,我们只能尽可能帮助他跟这个世界产生链接,在社会生存,然后快乐生活。”
从“倔” 孩子到最听话的崽
从未满3岁,到即将10岁,杜宾的成长跨越早期干预、幼儿园、小学三个重要阶段,在大米和小米的干预,也结合杜宾的当下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不断调整。
“我刚来时不到三岁,还是个只会哭闹的孩子,总是用发脾气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杜宾在感谢信中描述的样子,古学虹依旧历历在目。
她是杜宾的第一位带教康复师,在她的印象中,杜宾聪明又爱笑,虽然那会儿还不会说太多的话,但特别招人喜欢。
杜宾在大米和小米第一次评估报告(节选)
在她带教的一年多里,杜宾呼名、模仿、仿说、沟通等技能的学习进展很快,很多东西一说他就懂。
杜宾的刻板行为非常突出,难以接受变化,一变就容易闹情绪。古学虹还记得有一次她临时要开个案会,杜宾知道了,死活不让她走,抱着她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嚎啕大哭,“真是又气又感动”。
但这一问题的解决急不得,“一来是要提升孩子的认知理解(理解了就好办了),二是陪伴孩子去经历这个过程,感受到如何正确的沟通和表达来代替不恰当的情绪。”古学虹说。
一年多的纯机构干预后,杜宾开始去集体历练,半天在融合幼儿园,半天在大米和小米,持续了三年。
这段经历对杜宾而言非常宝贵,他一边在机构学习集体生活所需的常规、基本社交、自理能力、行为管理,一边在幼儿园泛化和运用,重点难题继续在机构加强练习。
与妹妹一起玩耍
妈妈本以为上小学后能稳操胜券,但杜宾开学第一周就被请了家长。
当时老师先夸了一通杜宾表现好的地方——上课回答问题懂得举手,每次都能回答到点子上。
不等妈妈多骄傲两分钟,老师随即罗列出了一串杜宾的“光荣事迹”:
上课铃响后,他不回班级,老师得满校园亲自去抓他;
上到第三节课,他就开始坐不住,老师提醒他坐好,结果他说他累了,想跑步;
被制止后,他就在桌子地下踢来踢去,发出声音,说要踢足球;
老师让他抄写黑板上的作业时,他在桌子下迷迷糊糊,不知道在干什么;
……
积极举手发言的杜宾
妈妈曾非常困惑地询问杜宾当时的督导何琴:
“为什么孩子在融合幼儿园表现良好,听到上课铃声可以进教室,也会跟着老师指令抄写黑板作业,怎么进了小学就不行了?”
何琴告诉她,一方面是进入新环境还不适应;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孩子在普通班级得到关注和辅助变少了。
为了帮助杜宾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妈妈向学校坦白了杜宾的情况,申请了陪读,同时也利用周末和假期继续去大米和小米干预。
大米和小米开设的学龄支持服务,针对的正是像杜宾一样在融入普校的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孩子。提起杜宾,督导和康复师们的一致反应都是“最听话的崽”。
杜宾在学龄服务中上台讲故事
督导黄玲介绍,在学龄服务中,杜宾的干预目标主要是班级常规和社交技巧两大块,包括如何处理情绪,如何控制音量,如何维持对话等等,都是针对他当下的问题和之后会遇到的情况来设置的。
这些目标的学习,杜宾颇有成效,每周来中心,都能给老师带来惊喜。杜宾刻板的毛病曾伴随他多年,以前上学一定要走同一条路,如果走了另外一条会一直哭,但在学龄服务中学过A计划和B计划之后,他学会了自己做规划,不再轻易闹情绪。
类似的思维导图,杜宾非常拿手
简单几笔,形象又生动
和孩子共同成长
杜宾结束在大米和小米的干预旅程,意味着他迈出更为独立自主的一步,他的康复师、督导、同学都来为他祝福。
属于杜宾的欢送会
回望杜宾的成长,古学虹不经感慨,“真的是和孩子共同成长。”
7年前,她只是入行仅一年的康复师,现在已经是经验丰富的高级督导,带过的孩子已有近800个。
孩子在成长,康复师们在成长,大米和小米也在成长,7年来,已经在16个城市开了40个中心,让更多像杜宾一样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到专业的干预,给像古学虹一样的康复师更多空间去成长,去施展能力。
7年来,也在不断地研发产品,升级服务,以切合更多特殊需要家庭的需求,从只有RICE模式下一对一发展行为干预、语言干预、作业治疗,到加入集体干预,有融合支持服务,学龄支持服务,小镇,未来还有为学习障碍等其他特殊需要孩子服务的产品。
家长也在成长,自杜宾确诊后,妈妈虽然有一个逐渐接纳孩子的过程,但每天下班后,都坚持陪伴孩子,跟着机构的教学进度,持续为他输入。
这份用心给了康复师们很强的信心,“能感觉到家长和我们是统一战线的,遇到什么困难,一起解决就好”。
这就是我们的孩子啊
杜宾的普校之路,未来还有陪读老师继续陪伴。
在妈妈眼里,杜宾的学习和社交还有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比如:
他有时会想着跟同学一起玩而忽略了考试还没结束;
同学说“你脱裤子我们就跟你玩啊”,他就真的会为了跟同学玩而脱裤子。
但这一切都不妨碍他继续做一个快乐、阳光的男孩,不妨碍他在惹妈妈生气的同时,又给经妈妈带来惊喜:
他会提前记得妈妈的生日,偶尔会独立完成作业,有意识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偶尔发奋图强说“我要努力学习,坚持就是胜利”,也开始跟妈妈分享学校的事情……
认真宾和上课偷看漫画书的宾
正如妈妈所说:
“这就是我们的孩子啊,他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他用自己的方式慢慢地成长,一点一滴地融合进正常生活。”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挑战和惊喜。看着孩子一步步走向成熟,是一种无法言喻的喜悦,而在这个过程中,耐心、理解和爱是孩子前进的动力,也是父母必须具备的品质。”
接下来,让我们继续期待杜宾的精彩表现!
未经授权,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擅自复制、转载、修改或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务必取得作者或单位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