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43年至今,自闭症儿童诊断性评估的演变可划分为两个鲜明的阶段:1943年至1980年,这一时期的诊断主要聚焦于儿童的行为表现,诸如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诊断工具;
从1981年至今,随着“自闭症谱系障碍”概念的提出,诊断的重点逐渐转向社交互动和沟通问题,ADI-R和ADOS量表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谈及ADOS,即自闭症诊断观察量表,其由Catherine Lord、Michael Ruter、Pamela C. DiLavore、Susan Risi于1989年共同研发,初版于2000年由WPS出版社出版,并在2009年进行了修订,2012年发布了ADOS-2版本。
目前,该量表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版本,广泛应用于临床和研究领域。
ADOS量表的核心内容包含一系列标准化的(半)结构化任务,这些任务由专业人员与被诊断者通过面对面互动的方式完成。
在互动过程中会观察并记录被诊断者在沟通、社交互动以及行为方面的表现,并综合这些记录进行评判。完成整个评估过程通常需要30-45分钟。
为了提高任务的清晰度并弱化语言信息的处理难度,ADOS量表中的结构化任务采用了可触摸、可见的实物(即视觉结构)来说明任务目标。设计思路与TEACCH方法中的“结构化教学”理念不谋而合。
ADOS量表分为四个模块,诊断时需要根据被诊断者的语言和发育水平选择适合的模块。需要注意的是,ADOS并不适用于诊断盲人、听障者或其他存在严重感知觉和运动障碍的人群。
具体来说,ADOS的四个模块分别涵盖了语言和沟通、社交互动、游戏、刻板行为和局限兴趣这四个关键领域。
M1模块适用于很少使用语言或没有语言沟通能力的人群;
M2模块则针对语言沟通能力处于最低水平的人群;
M3模块适用于口语表达流利、能玩适龄玩具的小孩;
而M4模块则适用于口语表达流利的青少年和成人。
在使用M1和M2模块时,要求被诊断者能够在房间里走动,因此行走能力通常被作为可使用这两个模块的最低发育要求。M1和M2的内容包括叫名应答、微笑以及玩泡泡游戏等互动场景。而M3和M4则包含更复杂的交互式游戏和沟通任务,如表达同理心、评论他人情绪等。
每个模块都由一组标准化的情境组成,测试人员会根据这些情境来观察和评估被诊断者的行为反应。例如,测试人员可能会展示一张图片,让被诊断儿童依此搭积木,但不提供足够的积木,以观察和评估儿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他们的行为反应,无论是礼貌地主动要求更多积木,还是尖叫、停止搭积木,都需要进行评分。
测试开始时,如果被诊断儿童在没有提示辅助的情况下没有表现出主动性,测试人员会提供更多具体的任务,以确保儿童能够表现出某个行为。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不允许父母给孩子提供帮助,甚至不允许父母待在测试房间里。
测试过程通常会被录制成视频,以便多个专业人员查看并作出诊断,有助于消除单个临床医生的诊断偏差。
在评分方面,每个测试项目的分值范围为0-3分。0分表示表现正常,3分则表示异常。被诊断儿童的行为得分总和即为测试模块的总得分。诊断评分的界线值会根据所选模块和被诊者的年龄有所不同。例如,模块3得分13分对于一个8岁儿童来说可能表示表现正常,但对于一个19岁青少年则可能是低功能自闭症的表现。
每个模块都涵盖了DSM-5诊断标准的主要领域,但ADOS的诊断得分主要由沟通和社交互动的项目分数决定。
根据这两者的评分界线值,可以评判出诊断结果的分类:典型孤独症、PDD-NOS(待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及非孤独症谱系障碍。
即使经过ADOS诊断,也有必要再使用其他诊断方法,如ADI-R。因为ADOS不应该作为唯一标准,它不能解释刻板行为、兴趣和发育迟缓状况,这两者都是DSM-5的关键性诊断标准。
在ADOS-2版本中,新增了婴幼儿模块(ADOS-TM),适用于12-30个月学龄前有/无语言的幼儿。与M1相比,TM的测试材料更加简单和日常化,将小年龄幼儿不太熟悉的活动替换成了常规活动。在使用TM模块时,测试者将更多地主导互动过程,并在相应场景中发起社交互动,等待并观察幼儿行为中的最小程度变化。TM的结果分类只有ASD(自闭症谱系障碍)和非ASD两种。
此外,ADOS-2还对评分算法进行了优化,并扩展了适用范围,从学龄前12个月有/无语言表达的婴幼儿到口语表达流利、智力正常的成年人都可以使用。
目前,ADOS和ADOS-2主要在国外使用较多,在中文语言区还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尽管ADOS和ADI-R都聚焦于社交互动、沟通和重复性行为这三个层面,ADOS是由四个不同材料、任务构成的结构性观察工具;ADI-R则旨在区分ASD儿童与同属广泛性发展障碍中的非谱系障碍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