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技巧,2大句式,生活中如何引导自闭症孩子开口说话?

2022-04-13 / 大米和小米
语言问题是自闭症孩子的核心问题,特别是孩子没有与人交流的欲望,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意思,其他人的内心也不能传达给孩子,很多家长也会手忙脚乱,不知道如何引导。
 
生活中,有大量需要语言沟通的场景。家长可以借此机会,用“疑问句”来引导孩子主动表达。
 

谁?哪里?什么?
结合场景和动机提问

引导孩子语言表达,要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循序渐进,制造相应的场景,在教导疑问句的时候,结合孩子发出疑问的动机进行引导:
 
比如:一家人要出门,父母可以提前把孩子要穿的鞋子藏起来,然后父母站在门口,换好鞋子等孩子,并告诉孩子:
 

“准备好了吗?快走了!”

 

接下来,父母可以等待孩子进行思考,当孩子心里有动机去做提问的时候,就是引导孩子表达的最好时机。

 

如果孩子有表达困难,家长可以手指孩子进行提示,或者让其他人一起做示范:

 

比如,爸爸问:“我的鞋子在哪里?“

 

这时候,妈妈找出来回答:“在这里”。

 

再等待孩子参照做提问。

 

谁?哪里?什么?是相对简单的疑问句,家长可以抓住相应的场景,也可以自己设计生活场景。

 

在孩子有真正需要的时候,把孩子需要的东西藏起来,反复演示和引导孩子。

 

“怎么办”的提问,家长也可以故意制造意外。

 

比如:故意把水弄洒:“哎呀,水洒了弄湿了,怎么办?怎么办?”

 

反复试验,直到孩子明白:可以用纸擦。

 

久而久之,孩子就能领会到“怎么办”这个提问应该运用到何处。

 

然后,我们还可以继续连接简单的疑问句:用什么擦?纸在哪里?请谁去拿一下?

 

当然,说起来很简单,实际操作中,还需要家长付出大量耐心和精力。

 


运用“为什么”

教孩子理解因果关系

 

为什么的提问难度比较大,当孩子还没有能够回答为什么的问题的时候,他自然也不能提问,而能够回答为什么就要从认知开始,需要让孩子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

 

可以通过图卡让孩子联系相关事物,最好就是结合生活场景:

 

比如:因为下雨了,所以要打伞;因为掉地上了,所以杯子摔碎了;因为饿了,所以吃饭;

因为渴了,所以喝水。

 

利用生活中随时都会发生的事情,帮助孩子做链接。

 

 父母也可以故意制造出场景:比如把空调开得很冷,对孩子说:啊,好冷,你冷不冷?

 

孩子感受到了回答:“冷”。

 

我们就可以适时告诉孩子:“因为很冷,所以我们要穿衣服。”

 

在和孩子一起穿衣服的时候,还可以请另一个人来示范:“为什么穿衣服呀?”

 

引导孩子来回答:“因为很冷!”

 

语言学习必须需要一定的生活体验,再加上需要大人在相应场景下的示范,并且让孩子反复演练。

 

当孩子已经有了认知,有了开口的动机和句式的雏形,我们就可以适当减少口头辅助,鼓励孩子主动选择词句表达。

 

对自闭症孩子记性语言训练,重点是培养孩子想说话的欲望。


大米和小米也有几个建议给到家长:

 

1. 只要孩子有表示出说话的欲望,父母一定要爽快回应


并和孩子建立信任,可以用和蔼的笑容、童趣的语言,夸张的表情,进一步吸引孩子参与。


2.实物的提示不可或缺


可以借助卡片、图像、真实物品等视觉素材。


3.用二选一的方式引导孩子回答


前期可以先通过生活中的实物,孩子爱吃的水果、零食、喜欢的玩具、绘本等,都可以作为引导选择的物品。


当孩子表达的意愿和实际选择的物品不相符时,父母要及时阻止孩子,通过反复失败的经验,让孩子明白:说出想要的答案,才能得到相应的东西。


4.马上实施孩子已做的选择


孩子能够明白自己想要的事物只要说出来就能得到这个道理后,可以罗列多个选项,比如今天吃什么?苹果、葡萄、梨子、西瓜....扩充选项,让孩子选择。

 

5.等待,给孩子机会思考和表达

 

当孩子表达有困难时,我们可以先使用手势、眼神等非语言提示,等待孩子自己思考。


知道孩子可以开口,大人就应该不再出声安静期待,以免干扰孩子独立思考。


6.制作故事书,将经历的事情变为语言


将孩子真实的生活体验制作成故事书,为了让孩子理解故事书的内容,我们可以图画的内容设计填空提问:

 

比如,今天吃饭的餐厅是( ),餐厅在 ( ),我们吃的是( ),我吃完( )如果孩子回答不上来,可以用二选一的方式引导:如好吃或不好吃?开心或不开心?

 

如果是孩子单独在机构或学校,我们可以提前向机构或老师了解孩子当天的经历,然后可用提问的方式,逐步引导孩子,回忆当天发生的事情。

 

如: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


每个自闭症孩子的语言问题都是个例,引导也会因人而异,多点耐心和尝试,也许奇迹就在明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