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学习困难儿童的隐秘战争:家校如何破局?

2025-04-24 09:50:15 / 大米和小米

康复师正在和孩子们玩注意力快速反应游戏:鲨鱼捕食。

 

“带孩子去医院看看”。孩子在深圳市龙岗区一所公立小学上一年级后,张先生被老师这样提醒。学习成绩落后,上课时坐在座位底下。做任何事情都没时间观念,每个步骤都要家长安排。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也叫多动症)。

 

张先生的孩子并非孤例。中国约500万-1500万学龄儿童存在阅读障碍、ADHD等学习困难问题。深圳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与心理健康中心主任杨斌让介绍,有特定学习障碍的儿童约占学龄期儿童的5%-15%。学习困难不是孩子“调皮”“笨”,2023年,深圳首次将学习障碍纳入特殊教育服务范围,2024年,深圳市康宁医院等机构开设学习困难门诊。一场针对“学习障碍”的认知革命悄然展开。  

 

康复师正在跟孩子玩记忆力游戏:画面回放。

 

 

从抗拒到接纳 “他不是调皮,是病了”

 

和张先生的孩子一样,南南也在小学一年级确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上着课,南南会走下座位,老师批评他,他情绪非常激动,直接冲出教室。老师建议家长,去医院检查一下,是不是营养缺乏?“老师说得很委婉,根据老师反映的情况查阅了一些资料,孩子可能是多动症,也可能是自闭症谱系障碍。”南南妈说,去医院检查后,发现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刚开始我不想接受,怎么我们家孩子这样。”确诊头几天,南南妈整晚睡不着,很迫切想要知道,“有没有解药?”她看了医生推荐的书籍,也查阅了资料。“事情已经这样子了,只能想办法去接受,帮助孩子。”

 

为了尽快给孩子科学干预,经过对比后,南南妈选择离家近的大米和小米。孩子在大米和小米康复师的引导下开始会表达出自己的情绪,会说出“我难受,我不喜欢。”而在以前,南南只是大哭大闹,没有表达。

 

“孩子听不懂语文,我就针对他的情况,多给他一些练习,把要求和难度降低,让他不反感这个科目。”南南妈说,在大米和小米干预快一年,做视听觉注意复查时,孩子有明显进步。整体完成作业的情况好转,课堂情绪的波动更小了,控制自己情绪方面也更好了。

 

 

破解困局需双重赋能,家长和老师都需要学习

 

“上个学期在学校陪读,有些事情直接让我感受到,同样的事情,我家孩子和其他孩子反应是不一样的。”南南妈说,“家长要做孩子成长路上的脚手架,托举他往上爬,而不是给他增加压力。我们家孩子,没办法跟着老师的节奏来,但找到一些适合他的方法后,就能达到老师的要求,找到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

 

南南妈介绍,在学校陪读时发现,班上有好几个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孩子,有些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孩子表现更严重,随着这些孩子进入普校,对老师也有了更高要求。

 

“孩子在学校需要老师的理解、包容,支持,对孩子才会更好,老师也希望有这样的渠道去学习,遇到这样特殊的孩子时知道该怎么做,更好地改善师生关系,减轻老师的压力,也减轻老师给到孩子的压力。”南南妈表示。

 

张老师在深圳市南山区一所公立小学工作,现在教二年级,上课时常常要花很多时间处理课堂纪律,“班里有个孩子严重扰乱课堂纪律,引起学生哄堂大笑,老师管还是不管,尺度在哪里,管多了,孩子跑出教室怎么办。”

 

“孩子越来越难教”,从教近20年,张老师坦言,班上有2个孩子确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其中有个孩子有情绪问题,跟同学相处不了,妈妈频繁收到投诉。作为老师,她希望能够定期培训家长和老师,“不是孩子出了问题再去学。”

 

孩子们正在上社交游戏课:融入集体游戏。

 

 

行动

学习力公益课堂走进校园

 

不管是南南妈,还是张老师,他们的问题都指向,如何分别从学校和家庭层面赋能,更好帮助有学习困难的孩子。

 

全国各地医院纷纷在开设学习困难门诊。2023年4月,深圳市政府印发《深圳市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5年)》,第一次把学习障碍儿童纳入了特殊教育服务对象。2024年,深圳市康宁医院开设学习困难门诊。

 

学校也在探索把这类课程搬进校园。2025年4月17日上午,大米和小米儿童“潜能开发”项目深圳在深圳市龙岗区一公立学校正式启动。十几个有学习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孩子将参与为期8周的公益课程。

 

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大米和小米学习力产品负责人顾韡介绍,儿童学习表现不佳现象背后有多种原因,可能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所以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课堂规则遵守困难,也有可能是读写/阅读障碍,或者是感知觉能力不足、缺乏学习习惯和动机等方面的原因。此次公益课程开始前,会给参加课程的孩子做学习力筛查和注意力、读写测试,经过评估后,再给孩子匹配合适的课程。

 

“学校会接到各类投诉,经过了解发现,由特殊儿童引起的问题比较多。这是困扰老师很大的一个因素,我们就在考虑怎么把这个困难降下来。”该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特殊儿童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为了他们的成长,学校引进大米和小米,是希望借助大米和小米的专业能力,提升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为未来发展奠基。

 

“我也希望老师们能以这一课程为契机,进一步创新教学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课堂上,多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课堂焕发出更大的活力。”该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张先生的孩子参加了这次公益课程,他很期待孩子在参加培训后的改变。

 

 

破局

为学习困难儿童搭建完整的支持体系

 

大米和小米在深圳小学推出的学习力课程,是专为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小学生提供的针对性训练。

 

学习力产品负责人顾韡曾是国内第一批就读康复治疗专业细分的大学生,后又在美国杜肯大学攻读康复学科(作业治疗方向)的硕士学位。毕业回国后,他曾在高端诊所的儿童康复治疗科和国际学校的学习支持部任职,接触到很多孩子,看起来很聪明伶俐,但一上学就问题百出:写字左右颠倒,认字困难、看完就忘,或者根本集中不了注意力。

 

在帮助这些孩子的过程中,顾韡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应用到研发中。大米和小米学习力体系围绕学习困难最常见类型和问题(注意力缺陷和多动、阅读困难、书写困难、数学学习困难、社会参与和情绪管理困难、缺乏学习习惯和动机、厌学等),分为五大训练模块:感知觉&注意力、阅读、书写、语言&数理逻辑、社交情绪。

 

香港教育大学特殊教育与辅导系两位副教授刘铎、王立志参与了师资团队的授课和培训。

 

刘铎教授表示,学习困难隐蔽性强,但在普通学校发生率很高。在香港定居近20年,他看到香港对于学习困难群体已有很高的认识度和接纳,高校、医院、学校等通力合作,为这些孩子提供从早期识别筛查,到后期个性化辅导一整套系统支持。

 

他说,“作为内地人,我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能把香港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带回内地。与大米和小米的合作,正好是一个契机。”

 

王立志教授在阅读障碍方面有非常深入的研究,他特别强调早发现早干预,“如果一个孩子的基础阅读能力没有在4年级之前被拉起来,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再跟上。因为儿童的认知、注意、执行功能等各方面能力在1-3年级将急速上升,4年级后学习的都是复杂的文法和篇章,阅读难度不断加大,阅读能力弱的孩子几乎没办法挑战。”

 

目前,大米和小米在深圳未来小学、坂田实验学校、玉龙小学、红岭小学、华育小学等学校都有开展学习力课程。此外,还走进杭州拱墅区18所小学和幼儿园提供融合教育,其中最受欢迎的课程是学习力的课程,比如专注力训练、读写力提升等。

 

学习困难不是终点,而是需要被正视的起点。越来越多的家庭、学校和机构正携手搭建这座“阶梯”,共同跨越这个障碍。

 

提醒:如果孩子碰到以下情况,可寻求专业帮助

 

上课容易分心走神,小动作较多

 

无法快速理解老师口头授课或视觉展示内容

 

维持听讲的时间短

 

识字困难,识字量少

 

阅读丢字漏字错字、漏行错行

 

镜像书写,上下左右颠倒

 

写字笔画错漏、错别字

 

写字大小、间距差异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