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华世纪坛,工作人员在介绍为孤独症家庭设计的某款App
当前,数字医疗进入爆发期,数字疗法(digital therapeutics, DTx)这一新概念也进入大众视野。根据数字疗法联盟的定义,数字疗法是由软件程序驱动,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干预方案,用以治疗、管理或预防疾病。
“数字疗法在多种精神疾病的治疗中有广泛应用,如自闭症、注意力障碍、慢病管理、睡眠障碍等。”“大米和小米”儿童发展研究院院长、华盛顿大学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早期干预博士曾松添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
“大米和小米”康复师和家长远程互动
数字疗法如何治病?随着技术的发展,医疗领域逐渐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迈进,数字疗法又存在哪些挑战与机遇?
点亮自闭症的世界
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心景科技共同发布的《2023中国心理数字疗法白皮书》显示,2022年,中国心理健康服务市场规模达1336.8亿元,数字疗法占比约为0.6%。随着数字疗法技术的不断成熟,在国家政策推动发展驱动下,2025年,数宇疗法占比将达1.1%。
晨晨和曦曦是试管诞生的双胞胎,家住湖南省浏阳市,他们的母亲吴敏(化名)是一名会计,父亲是厨师。两个宝宝快两岁时,同时被确诊自闭症,典型症状表现为缺乏语言和模仿能力。
医生告诉吴敏,要及早康复治疗。如果在医院康复,排队得等到一年半以后,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回老家找康复机构。
家住乡镇,到省城不易,加上费用超出预算,吴敏无奈取消了在机构康复的计划,自己照着书本对孩子进行居家干预。可是,她不够有耐心,一件简单的事情,教两个孩子十几二十遍还不会,情绪一上来,忍不住就是打骂——“给孩子造成了很大心理阴影,他们离我越来越远。”吴敏非常伤心。
后来,她使用了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干预康复中心推荐的一款对居家干预家长进行指导的服务App。该应用由深圳市复米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开发,是一款以社交为中心,集AI评估、家长学习、居家干预指导等为一体的数字疗法工具。
吴敏称,刚开始使用数字疗法工具时,康复师会和她进行远程互动,录下视频;随后,督课老师会和她远程面谈,分析他们的做法好在哪里、不好又在哪里,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在老师的指导下,吴敏在两个宝宝身上找到了各自兴趣点:“晨晨喜欢车轮转圈,那我就抓住这个点和他互动,而曦曦听到我唱歌就会笑,我就一边唱儿歌一边教他。”
2022年春节时,晨晨和曦曦的语言能力已经有了飞速发展,以前只会叫妈妈和念数字“123456”,现在已掌握了大量新词汇,还学会了好几首儿歌,比如《世上只有妈妈好》《小白兔》《拔萝卜》等。
“平台不仅可以减少家长们因无序学习和错误操作浪费的时间,还能动态跟进干预效果,使家长得到专业和及时的干预指导。”曾松添表示,有了数字疗法,居家干预指导可普惠和赋能更多人群。
跨越时空的限制
2023年4月27日,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原副院长李玲和团队带着数字疗法的筛查和康复场景应用,来到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
在妇幼保健院里,预约家长通过扫码,进入答题系统,完成初筛;筛查出的有问题倾向的儿童,由妇幼保健院的儿科医生进行复筛或初步诊断;其中的疑难病例,再交给三甲医院的发育行为科医生进行诊断。
借助数字疗法,即便专业医生紧缺,医院也可实现患者的大面积人群筛查。
据统计,在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至今已有330 名患儿注册使用儿童孤独症数字疗法产品,共完成康复训练4204 人次。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和北大医疗脑健康行为发展教研院共同发布的《2021年度儿童发展障碍康复行业蓝皮书》显示,数字疗法已快速、广泛地应用于儿童发展障碍的康复教育领域。
早于2019年12月,北大医疗脑健康行为发展教研院就推出了A-PKU数字化干预系统,通过智能硬件“嗨小保”和软件平台“嗨宝快学”,实现“家校社”多场景教育康复,突破了教育康复的地域、空间限制,降低了康复成本。
成立一年,A-PKU平台资源的综合学习时长已超过1.5万学时,课程累计学习次数超400多万人次,康复人才培养量逾15万余人;A-PKU已走进31个省区市、204个城市,覆盖全国3000多家大中小型康复机构。
“很多自闭症患者家在中小城市或边远地区,因为距离和成本等原因,无法到合适的机构干预。在居家干预中,家长们又往往缺乏专业性和体系性,没有明确目标。而数字疗法,改变了区域间的医疗不均衡,为服务不足或欠发达地区的患者提供了治疗机会,提升了专业康复师的工作效率,也提升了患者康复教育的覆盖率。”曾松添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王晓莉表示,数字疗法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可以有效降低康复家庭成本,通常一台电脑或一部手机就能够帮助患者完成干预训练。
5月21日,在2023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上,一名工作人员演示SC Tablet沟通平板。这款设备可供自闭症人群通过点选平板的各种表情符号表达需求,实现与家人的沟通交流(才扬/摄)
多地试水
作为数字健康产业和医疗器械产业交汇的前沿领域,数字疗法受到行业的高度关注,各地也在积极试水。
2022年1月,海南首次把数字疗法写入《海南省数字健康“十四五”发展规划》,这也是数字疗法首次被列入省级规划。同年9月,海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加快推进数字疗法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是全国首个省级层面支持数字疗法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也是全球首个围绕数字疗法产业的全周期支持性政策文件。
2022年2月16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参与研发的“特定恐惧心理康复训练软件”正式获批中国Ⅱ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据悉,该款软件可以通过VR 场景和传统心理治疗,改善患者症状。
近期,在江苏,由南京医科大学和南京脑科医院共同推出,面向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管理和诊疗的数字疗法项目,亦将在全省进行试点。
“数字疗法是医学与现代技术的创新、融合与智慧发展,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治病服务。”江苏省人民医院原院长赵俊表示,有了数字疗法,医院将不再仅仅是一个看病或手术的场所,而是集医疗护理、保健及健康咨询为一体的康养综合型服务机构。
在各类人群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备受社会关注。数字疗法为提升心理健康服务可及性、有效性赋能,也为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带来新的可能。
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60%的二级以上精神专科医院须设立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各地市要设立或接入心理援助热线,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须达到80%。
成都市温江区亦在积极探索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早期预防、筛查和干预机制,为全区45所中小学校的8万多名学生开通了心理援助热线。目前,该区中小学已实现专(兼)职心理教师和心理辅导室配备全覆盖。
三重挑战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2021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要求探索多领域跨界合作;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推动数字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数字疗法的发展前景广阔,“但数字疗法面临着多重挑战”。曾松添向《瞭望东方周刊》表示,首先,数字疗法要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以保障患者的个人权益。其次,数字疗法尚需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评估,以证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第三,数字疗法目前还只是辅助和补充工具,发挥作用需要多方携手助力。
关于数据安全,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表示,希望更多企业把健康医疗数据的安全和系统网络的安全作为重点研发项目,与政府携手,共同补齐行业发展的短板。
关于青少年心理问题,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心理学专家蒋国庆认为:“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关键在预防,要实现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水平及家庭教育环境至关重要。”
“数字疗法是干预的加速器,但需要指出的是,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情绪稳定,孩子才能更稳定。”曾松添呼吁,家长要积极和学校、社区携手,给孩子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