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知识:什么是自闭症(家长必看)
自闭症,也被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
自闭症深刻影响着个体的社交互动、语言沟通以及行为模式。
近年来,自闭症逐渐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独特的临床表现和复杂的影响因素成为心理学、神经科学以及医学研究的热点。
对于家长而言,了解自闭症的基本知识尤为重要,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支持和引导患有自闭症的孩子。
自闭症的基本概念
自闭症,顾名思义,就像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世界。
患儿们仿佛天上的星星,独自在自己的世界里闪烁,与外界的交流和理解存在显著的困难。
医学上,自闭症被归类为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代表性疾病,其核心特征主要包括漠视情感、拒绝交流、语言发育迟滞、行为重复刻板以及活动兴趣范围的显著局限性。
这些特征通常在3岁以前就会表现出来,且症状严重程度和表现形式各异。
自闭症的主要特征
自闭症主要表现为三大类核心症状:
①社会交往障碍:在幼儿期,自闭症患儿往往回避目光接触,对呼唤缺乏反应。难以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缺乏与同龄儿童交往或玩耍的兴趣。即使愿意与人交往,交往方式仍存在问题,如缺乏对社交常情的理解,对他人情绪缺乏反应,不能根据社交场合调整自己的行为。
②交流障碍:自闭症患儿在言语和非言语沟通方面均存在障碍。他们可能以哭或尖叫表示不舒适或需要,缺乏相应的面部表情,表情常显得漠然。在言语交流方面,他们可能存在语言理解力受损、言语形式及内容异常等问题,如模仿言语、刻板重复言语等。
③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自闭症患儿通常对一般儿童所喜爱的玩具和游戏缺乏兴趣,而对一些通常不作为玩具的物品却特别感兴趣。他们的行为方式也常常很刻板,如坚持用同一种方式做事或玩玩具,要求物品放在固定位置等。他们还可能出现一些刻板重复的动作和奇特怪异的行为。
自闭症的可能原因
自闭症的病因复杂多样,目前尚未完全明确。
科学研究已经发现了一些可能的风险因素,包括遗传、环境和生物学因素。
遗传因素在自闭症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家族中有自闭症患者的个体患病风险较高。
环境因素如孕期感染、药物暴露、环境污染等也可能增加胎儿患自闭症的风险。
自闭症患者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存在异常,这些异常可能与自闭症的发生有关。
孩子自闭怎么办
面对自闭症的孩子,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支持和引导他们:
①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品质:自闭症的孩子往往缺乏自信,家长可以通过表扬和鼓励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成功体验对自闭症儿童来说尤为重要,家长要降低标准,为孩子创设成功的机会,努力去挖掘和放大他们的优点。
②积极创设机会与孩子沟通:保证每天有固定的时间单独与孩子交流,选择孩子喜欢的话题进行谈话。可以选择一些能激发孩子交往愿望、培养良好交往技能的读物进行亲子阅读,以及有针对性地选择亲子游戏来唤醒孩子对交往的渴望。
③内外统一教育观念:在教育自闭症孩子时,家长要保持教育观念的一致性。避免祖辈溺爱而父母严格的情况出现,要多角度地观察孩子,与同龄孩子做相应的比较,客观地评价孩子,找到差异并反思自己的教养方法。多向孩子的老师了解相关情况并听取建议。
通过以上的措施和方法,家长可以更好地支持和引导患有自闭症的孩子。
加强对自闭症的科普宣传和教育普及工作,提高公众对自闭症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为自闭症患者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支持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