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终于帮重度自闭症儿子戒掉自我刺激

2023-09-08 / 大米和小米

 

文/ 华林

 

80后上海人,现居美国湾区硅谷,有一个重度自闭症儿子,和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

 

踮脚打转,上下来回甩手,斜着眼看风扇,嘴里念火星语,反复拨动开关,转轮子,手指不停搓着橡皮泥……

 

自闭症孩子家长对这些行为应该都不陌生,孩子在那如痴如醉,我们只觉血压飙升,恨不得赶紧请康复师把这些行为给灭了,它们不仅影响孩子专注力,还容易暴露身份。

 

但是干预重度自闭症儿子4年多,又系统学习了应用行为分析之后,我对自闭症孩子的自我刺激行为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华林与儿子

 

 

孩子什么要自我刺激?

 

任何行为,其目的都离不来以下四种:

 

1)获取想要的东西;

2)获取注意力;

3)逃避;

4)满足感官刺激。

 

多数自我刺激行为,其目的都是满足感官刺激,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爽!

 

人都是要爽的,自闭症人士也一样!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有自我刺激行为,如抖脚、转笔、咬手指甲。自闭症孩子的自我刺激行为与常人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一旦开始自我刺激,就完全沉醉在另一个世界,与外界阻隔了。

 

我可以一边转笔一边听老师上课,可以一边咬指甲一边答题考试,但自闭症孩子自我刺激时会用上全部注意力,完全无暇顾及正事。

 

正是这一特点,严重干扰了孩子的专注力,使孩子成了家长、老师的眼中钉。

 

有家长可能有疑问了,“我能理解他要满足感官刺激,但为什么要用这种怪异的方式爽呢?”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你被单独关在5楼的一间密室,里面只有一张椅子,一扇窗户,一扇门。你没有手机,没有玩具,没有任何可以消遣的东西。接下来的时间,你会怎么度过呢?

 

到窗边转一圈看看外面风景?再补个觉?应该过不了几分钟,你就感到无聊了。

 

几小时后,你开始搜寻房间的蛛丝马迹,你注意到房间里唯一的椅子上的木纹了,于是斜着眼追踪着木纹的走向,或是斗鸡眼似地数起了年轮;你玩起了衣服上的纽扣,转啊转;你在房间里不停来回踱步,拍一下窗,拍一下门,创造一点韵律;你哼起了小曲,甚至越唱越响,手舞足蹈……

 

所有你平时不会做的事情、你觉得很莫名其妙的事情,在那个特定的情景下都成了合理、正常。事实上,你自娱自乐的方式越怪异,你越不容易在密室里精神崩溃。

 

日常生活,普通人有很多娱乐、满足自我的“正常”方式,但天生感官异常,兴趣狭隘,沟通存在障碍,认知和游戏能力有限的自闭症孩子身处其中,就像进入了一间密室。

 

新的环境或一个让他们感官超载的环境,能让自闭症孩子立刻置身密室之中,他们本能地开始自我刺激,来减缓焦虑,疏导情绪。

 

这也是自我刺激行为在低龄的孩子、重度的孩子身上尤为明显的原因。

 

让自我刺激行为长盛不衰的另一个功臣是强化。正向的强化会使这个行为在未来发生的几率增加。

 

孩子自我刺激时,他觉得爽,爽作为行为的自然结果正向强化了自我刺激,使他更想这么做。

 

而且,这种爽得来很简单,比做3分钟桌面练习才能得到一个棒棒糖容易多了。

 

自我刺激所带来的强化效果,也使得其他强化物对孩子的吸引力大幅下降。

 

儿子喜欢音乐

 

 

自我刺激行为,要干预吗?

 

要的!

 

这些行为会大幅度降低自闭症孩子的注意力,不仅干扰了他们的学习生活,有时也会影响周围的人。

 

但在干预时,我们需要更有智慧,要先观察和记录孩子有哪些刺激行为,发生频率如何,并制定合理的目标。

 

当孩子认知少,语言有限,没什么游戏能力时,完全消除自我刺激行为几乎不可能,而且也不人道。往往你辛辛苦苦灭了一个,不久后又会出现一个新的,因为他需要一个出口。

 

哪些行为要先处理呢?

 

1 伤害性质的行为,如打头,用头撞墙、撞家具。

 

我儿子就会双手握拳,用力地敲头。我曾把手挡在他头上,他敲击的力度令我震惊。

 

很多自闭症孩子会感统失调,他们对力度的掌控有偏差,甚至有的孩子徒手拍碎过窗玻璃。

 

这些行为应该以消除为最终目标。

 

会对他人产生严重干扰的行为。如,上课时的口部自我刺激。

 

我儿子上课时,总是“偶偶偶”地念,会影响别的孩子上课,让老师头很大。

 

处理这种行为需要分情况,如允许他自由玩耍的时间念,但不能在上课堂上念。

 

3一些高频率的自我刺激行为。比如孩子一天内有30%以上时间都在转轮子或者盯着转的东西看。

 

因为行为出现的时间太多,已经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并且在反复得到强化,不赶紧处理,以后会更棘手。

 

而一些无伤害性质、不影响他人、频率也不高的自我刺激行为,我们不妨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孩子一些自娱自乐的空间。

 

儿子在学校

 

 

自我刺激行为,怎么干预?

 

干预自我刺激行为的具体方法很多,干预时,往往要N管齐下,这里我分享一些大方向上的做法:

 

NO.1阻挡

 

对于有伤害性质的自我刺激行为,首先要阻止,防止孩子伤害自己,同时还能减少行为被强化的程度和频率。

 

比如我儿子用拳头敲头时会接连敲好几下。第一次我可能来不及阻止,但第二次我会赶紧把自己的手挡在他头上,让他敲不到自己的头,没了爽的感觉,他自己就停了下来。经常被阻止,他会慢慢知道这招不管用,敲头的频率就慢慢降了下来。

 

再比如,我儿子经常自言自语。我会立即打断他,问他一些已经能熟练回答的问题——“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他要回答我,就没法再念火星语了。

 

NO.2提供合理的替代物

 

孩子都有自我刺激的需求,他们的满足方式不合适,我们就要提供合适的方式。

 

选择替代物时,最好能满足同一类刺激需求。

 

如,我儿子精力很充沛,会在房间漫无目的地狂奔,我就让他跳蹦床,一边跳一边和他数数。

 

如果孩子喜欢搓湿的泥土,可以给他搓橡皮泥,或者玩干的米。如果孩子有视觉刺激行为,可以给他一个沙漏或万花筒或一本他很喜欢的书。

 

找不到能提供同一类刺激的替代物怎么办?

 

可以引导孩子做其他让他感觉“爽”的事。如,我儿子睡觉前喜欢自言自语,但他不会唱歌。我找不到类似的刺激方法,就给他放音乐,因为他也喜欢听音乐,音乐能让他安静下来。

 

如果孩子喜欢替代物的刺激,不恰当的自我刺激会比较容易消退。

 

当孩子不喜欢时,我们就需要继续尝试,一旦引导成功,要立即奖励孩子,强化他使用这些合理的替代物。

 

与此同时,我们要开发新的对他有吸引力的东西,我就给儿子准备了一个sensory box(感官玩具盒),里面有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可以捏、可以拉、可以转的东西供他挑选。

 

NO.3提升认知、沟通及游戏能力

 

与其让孩子在密室出现自我刺激行为,我们一个个去灭,更主动的方法是将他带出密室,即提高孩子的认知和游戏能力,加强沟通交流。

 

尽管孩子还没有足够的自控能力,家长也要让孩子明白,哪些行为是不可以的、不适当的。

 

当孩子大部分时间被日常有序的活动占据,能有一些喜欢的玩具好好玩,他们的自我刺激行为会自动降低。

 

边缘及轻度的自闭症孩子可以从一些游戏,或者上课回答对了老师的问题得到了表扬而获得满足。

 

重度的孩子可以去挖掘他的兴趣,游泳,涂色,拼图,抄写单词,都可以尝试。

 

增加沟通交流同样重要。很多自我刺激行为出现是因为孩子进入了一个感官超载的环境,或他想要表达的东西表达不出来。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教孩子表达,“我要休息一下”、“这里太吵了,我要离开”……无语言的孩子,我们可以让他指图片表达。

 


儿子在拼图

 

 

5分钟不进行口部刺激,儿子花了半年

 

我儿子的应用行为分析师(BCBA)是这样来干预他的口部刺激的——

 

 ↗目标 

 

孩子在教学时间中无口部发声自我刺激,专注在教学内容的时间达80%以上。

 

↗方法 

 

⏩前因法:

 

提供合适的休息,准备感官玩具盒,“先……后……”,无随因强化,视觉提示,功能性交流;

 

⏩后果法:

 

打断反应重新引导,降低桌面练习难度,题目选择板,强化物选择板,差别性强化,代币制度。

 

↗成效

 

 

如上图所示,儿子3小时的课(中间有休息),我们用了半年,把达成目标的时间从1分钟调整到5分钟。

 

很多家长可能会对这个进度失望,但对我家重度自闭症孩子来说,是不小的进步。他可以专注地完成桌面练习,安静听老师读故事(他最不喜欢的项目),基本在教学时间戒掉了口部自我刺激,这足以让我惊喜。

 

不过,去年疫情缓解,孩子换了新的上课环境,口部刺激立刻直线上升,我们又再一次进入了漫长的干预流程。

 

但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