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很少主动与他人对视,不爱与外界接触,犹如天上星星,一人一世界,因此他们也被称作来自“星星的孩子”。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范(试行)》要求各地为辖区内常住的6岁以下儿童提供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一起拥抱“星星的孩子”!
01
孤独症,一个世界难题
孤独症也称自闭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病因不清,一般起病于3岁前,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狭隘、行为重复刻板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儿童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据统计,全球大概有超7000万人正遭受孤独症的困扰,约合每160名儿童中,就有1人患病。我国孤独症患者可能超1000万,其中儿童孤独症患病率约为7%。0到14岁的儿童患者数量可能超200万。孤独症已成为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儿童精神疾病第一位。
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孤独症日”。自2012年4月2日起,全球六大洲的30多个国家超过1400栋地标性建筑物都会在这一天点亮蓝灯,以唤醒社会对孤独症问题的重视。
△2022年4月2日,南昌红谷滩区的高楼点亮蓝灯。
02
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目前, 儿童孤独症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 主要治疗途径为康复训练,最佳治疗期为6岁前。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可不同程度改善患儿症状。
如果孩子有这些症状,家长需警惕是否是孤独症的预警信号,尽快带孩子进行筛查。
一岁时还没有牙牙学语。
不会指示,不会用肢体语言表示需求。
16个月还不会发单音,两岁还不会发两个字的音。
对叫名字没有反应,有时又好像是听力有问题。
语言和社交技能退步,没有目光对视。
好像总不知道玩具的正确玩法。
将物体按照固定的方式排列。
迷恋单一玩具或物品。
不会笑。
同时,近日发布的《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范(试行)》中,也明确要求∶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初筛服务,为0~6岁儿童提供11次心理行为发育初筛服务。
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承担复筛服务,定期统计辖区内复筛异常儿童数量及相关信息,汇总上报地市级妇幼保健机构。
由综合医院儿科、精神专科医院儿科、儿童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等具有孤独症诊断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儿童孤独症诊断服务。
由具有儿童孤独症干预康复能力的特殊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的儿科和有资质的儿童心理康复机构等承担干预康复训练,帮助孤独症儿童实现就近就便干预。
△2022年3月29日,在安徽阜阳颍州区翔飞特殊教育学校内,老师、家长和孤独症孩子一起做互助游戏。
03
家长是孩子孤独症最好的治疗师
目前,儿童孤独症的研究和实践呈现出“发展并维持以家庭为中心”的趋势,逐渐开始将孤独症儿童的父母转变为治疗师的角色,并让父母在早期筛查、干预实施过程和干预效果维持等各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对家长而言,有哪些具体可行的治疗方法呢?
△今年17岁的娄家源患有自闭症,用一年时间在冰雪世界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获得全国特奥冬季项目男子越野滑雪项目的银牌。
明白他们的感知往往是混乱无序的。很多孤独症患儿存在感知觉失调,当他们突然烦躁不安或大发脾气时,可能不是无理取闹,只是不喜欢某种声音。
区分他们的“我不想做”和“我不能做”。很多时候孤独症患儿不是不听话,而是没有完全听懂家长的要求或指令。当家长把指令分解开时,可能会发现孩子其实可以做到。
别把他们看作“死板思维者”。人们语言当中的比喻、暗示、双关语、冷嘲热讽等,对孤独症患儿来说,理解起来是困难的,请理解他们。
保持耐心。孤独症患儿掌握词汇量有限,语言表达存在困难,家长应理解他们的语言表达方式,并耐心纠正。
关注和培养他们能够做到的事情。孤独症患儿发展不平衡是很常见的,甚至部分患儿在某些方面的天赋可能远胜常人。家长要努力找到孩子感兴趣的事情,着重培养,发挥长处。
帮助他们学习社会交往。很多孤独症患儿社会交往少,不是因为他们不愿交往,而是不知道怎么做。因此,家长在社会交往方面的辅助尤为重要。
愿所有来自“星星的孩子”都能被温柔以待、健康成长,走出孤独,走向阳光。
来源:央视网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