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娃扔进人堆就能练社交?美国教授:错!

2022-04-24 18:01:31 / 大米和小米

训练"走开,不要和你玩!

那个弟弟怎么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

傻子......"

 

前几天,大米和小米在公园碰到一群3、4岁的小朋友,聊聊数语,就把一个文静的小男孩推出了他们的“阵营”。
 
“为什么我怎么努力都交不到朋友?”
 
小男孩一句反问后,妈妈心急地想抬手打人,大米和小米赶忙介入其中。
 
这位妈妈表示,孩子有轻度自闭症,之前在家里给孩子教会了各种场景下使用的社交技能,希望孩子能顺利和小朋友们互动玩耍,锻炼社交能力,但实践时总是屡屡失败,孩子不是被嫌弃太笨,就是根本不主动,甚至连打招呼也不会。
 
“明明在家练的那么好,一出门就“怂”!

妈妈吐槽完,直言都快给自己气出心脏病了。说罢,气呼呼带着孩子逃离了现场。
 
对于普通孩子来说,确实能从具体的环境中学习到社交互动能力,比如进入到安静的图书馆里面,自然而然地就知道“我现在要保持安静”,不需要别人提醒。
 
但谱系孩子们缺少这种观察式学习的能力,只把他们放到环境中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教会他们如何从环境中学习到好的行为。
 
为了解决谱系孩子的社交问题,咱们还得从根源处,科学解决这个问题!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特殊教育硕士、纽约市特殊教育融合教师石荟,曾提出过社交技能训练方法,分享给大家!
 

两步-学会社交技能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把孩子放到一个好的环境中,孩子自然的能够从周围的人身上学到一些好的习惯、好的行为;如果把孩子放在不好的社交环境当中,他也会从其他人身上染上一些坏习惯,坏毛病。
 
这个说法对于咱们谱系孩子同样适用,只是适用的程度不同。
 
✓ 首先,营造一个好的环境
 
对于谱系孩子,当然也要把他放在一个好的,正面的环境当中。如果我们把他放在一个周围有很多行为问题的环境中,他学习到好的行为习惯的几率会大大降低。这也是我们要推行融合教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教他如何从周围人中学到好的行为
 
由于谱系孩子不具备观察学习的能力,只把孩子放进良好的环境当中是不够的,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我们还要教他如何从周围人中学到好的行为。
 

具体怎么做,分享三个训练实例作为参考:

 

 

实例一

对一个人进行社交技能训练


                                                      
小朱是一年级的学生,他被安排在融合教室里面学习,每天和大家一起上课。但是每天有两堂特殊教育课:一堂课由特殊教育老师在普通上课教室提供随堂特殊干预,另一堂课由语言治疗师在资源教室进行的一对一训练。
 
小朱的课堂老师、随堂的特殊教育老师和语言治疗师这三位老师的一次定期会议上,小朱的课堂老师反映,小朱在课间和自由活动期间总是自己一个人坐着,或者在操场跑道上一个人走来走去,很少与其他同学互动,这样该怎么办呢?
 

针对这种情况,小朱的三位老师给他设计了详细的社交技能训练计划:

 

训练计划



语言治疗师在一对一学习期间,使用社交故事这样的干预方法来教小朱如何跟别人打招呼,如何加入别人的游戏,如何学习游戏规则,以及如何在游戏中赞美表扬别人,让别人都喜欢和小朱玩,等等。
 
特殊教育老师在为小朱提供的随堂教学期间,安排小朱跟其他的孩子一起玩耍或者合作,并在当时给予适当的提示,让小朱在提示下完成在语言治疗师那里学到的那一系列社交技能,并与其他孩子进行练习。
 
课堂老师为小朱找了五个同伴,在对五个同伴进行简单培训之后,请他们在课间和自由活动时间主动与小朱互动,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帮助他练习社交技能。




 

实例二

对一群孩子进行社交技能训练



艾丽老师是一名学前班融合教室的老师,她的班上有8名轻度自闭症谱系孩子,还有8名普通孩子。她发现,每到操场自由活动期间,她班上的孩子总是会发生各类冲突,甚至肢体冲突,而且冲突多是因为孩子们争抢活动器械,如球、秋千等。
 
孩子们之间的冲突不仅是出现在谱系孩子身上,普通孩子也有这样的问题,所以艾丽老师认为这一批孩子的社交技能都需要提高,于是她将需要帮助的孩子组成了结构化游戏小组,每周两次在操场自由活动期间对他们欠缺的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训练的内容主要为教孩子们如何分享玩具和器械,和如何应对冲突。
 

包括:



玩具和器械的所有权(这是学校的公物,归全体同学所有,并不是某一个人);

如何分享可以几个人同时玩的器械和只能一个人玩的器械;

如何告诉他人自己希望玩某个器械;
 
自己想要玩的玩具在别人手里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如何排队和轮流;

如何更容易的应对看似漫长的等待时间;
 
发生冲突如何保持冷静;

发生冲突如何寻求老师的帮助;

如何完整准确的告诉老师发生了什么事情;
 
等等……
 
训练由两部分组成,每次结构化游戏小组的孩子们见面时,老师先针对社交技能进行讲解,示范,以及角色扮演,然后再让孩子们有组织有计划的通过玩游戏来进行练习。
 
两个月后,他们发现孩子们在操场上的冲突少了,并且游戏小组里面的孩子很多都成了好朋友,课上课下都一起玩并且互相帮助。
 

 

实例三

通过社交故事教孩子在冲突中保持冷静

                    

先给孩子读了一个社交故事。
 
故事是这样:“以前一只小乌龟,他一生气就踢人打人骂人,后来小乌龟发现没人愿意和他玩,于是学到了一种新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每当小乌龟要发脾气的时候,就把头先缩进自己的壳里面,然后数三下,等数完三之后才慢慢从壳里出来,想一个更好的更冷静的方法。”
 
这也是教孩子遇事不要立刻反应,而是要保持冷静、想一想,再去做。
 
老师讲完故事再具体教孩子如何去做。
 
老师给每个孩子发一个小乌龟,让孩子拿着小乌龟练习遇到冲突时候,如何把头缩进去数到三然后再来想办法。
 
还要在孩子真的发生冲突时对他进行提醒,并且让孩子随身携带小乌龟,一旦发生冲突,老师就立刻让孩子拿出小乌龟,提醒他要把脑袋缩进去想好了再做出反应。
 
最后达到的效果是,孩子不使用乌龟道具后也能知道,遇事不用急,要先想一想,再做出反应。
 

社交技能训练糅合了其他很多的干预方法,比如社交故事,示范,角色扮演,结构化游戏小组,以及一个很重要的干预方法——同伴训练,并且社交技能训练不仅能针对一个孩子,还能同时针对一批孩子。 ‍‍‍‍
 
在进行实操的过程中,家长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安排训练方法,同时要注意惯用强化物和营造好的交流环境。


注:原文发布于大米和小米公众号.作者,石荟.